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教育后勤招标采购网!
咨询热线:0551-62620513
图片资讯
天津财经大学战“疫”夫妻档!双一线,并肩战斗的“硬核”力量
发布日期:2020-03-19访问量:670信息来源:http://www.tjufe.edu.cn/info/1124/18973.htm
分享到:
 
2020-03-19 08:28   天财官微
 

此次疫情,天财许多教师和他们的另一半都站在了一线,特别是对自己的爱人去“疫”线,老师们都全力的支持并克服困难,做好家里的保障工作,自己也坚守在工作岗位,停课不停工。并肩战斗的感情最深情。

身先士卒 当好防护者

我校图书馆副馆长王南的爱人李莹是天津医院手显微2科病房的护士长,曾经长期担任过ICU病房护士长,SARS期间担任病区护士长的工作,有丰富的发热门诊和重症护理管理经验。疫情初期,她受指派参与组建发热门诊的督导,2月1日正式调任发热门诊护士长,负责病区的组建管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没有任何犹豫。

发热门诊组建初期工作比较繁杂,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半个月基本没有休息。担任发热门诊护士长后,重任在肩,李护士长亲自进入红区,熟悉环境,查找问题,整改问题。当发热门诊遇到危重患者时,她凭借多年的重症护理管理经验,查看病人,检查皮肤静脉,培训护士对危重患者观察的重点和要点,做好护理记录等。留观疑似患者经常有年龄较大,伴有骨折、腿脚不方便的患者,加之不能有家属陪伴,她每日每班都要叮嘱护士加强巡视,保证患者安全。

发热门诊经常会接收危重患者,这里配备了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设备,李护士长需要对护士逐一进行培训,掌握使用方法,保证危重患者的救治。病房提升改造后,她及时与感染科人员进行各种流程完善,每天协调沟通大量的事项,确保工作平稳安全运行,这是她的“常态”。

同样在疫情发生后,王南负责起图书馆官微的运营,保障数字资源使用,同时制定开馆后的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为开馆做好准备。因为李护士长不能回家,他还就担负起了整个家的保障作用,定期给双方父母送些菜和日用品。期间,王南尽量不和爱人联系、不给她添乱。除了夫妻间的默契外,他们更相信一定能早日迎来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你护健康 我守平安

一位是“蓝色卫士”,一位是“白衣天使”,不同的制服,一样的情怀,疫情面前,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坚守各自的岗位,为抗击疫情义无反顾。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保卫处全力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全体值班干部24小时战斗在校园最前线,李立同志作为保卫处党员干部中的一员,始终坚守在校园保卫工作一线,认真开展校园人员的身份查验和医学检测,还要加强校园日常巡逻巡查工作,同时与李立奋战在一线的还有他的爱人梁馨桐。

梁馨桐是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科的一名主管护士,有着17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接到支援定点医院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她面对严峻疫情立下的铮铮誓言。坚持着这样的信念,2月13日,梁馨桐抵达海河医院,开始了战“疫”之旅,没做过多调整,很快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在重症病区,她负责2-3个病人,往常很简单的换液、雾化、发药、测血糖等工作,在穿上笨重的防护服后也变得艰难起来。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梁馨桐下班后抽空积累、总结经验,在与疫情搏斗、抗争中跋涉前行,也更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作为党员和保卫干部,李立深知肩头的工作重担,作为丈夫,他将担心和牵挂化为理解和支持,舍小家顾大家。“我是党员,让我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李立最常说一句话,现在相濡以沫的的夫妻成了并肩奋战的战友,在逆行中让爱与坚守同在!

 

一名军人的钢铁力量

我校学校办公室干部张冕的爱人张华是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检验科的一名医生。检验科是抗击疫情的一线科室,当收到医院发布的支援发热门诊的通知后,张华医生主动请缨,要求支援去一线。张冕老师回忆说,“他报名去发热门诊的事并没有提前与我商量,因为他既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军人,面对严重的疫情,奔赴抗‘疫’第一线是他的职责和使命。”

2月20日,张华进入发热门诊,他每天会处理发热病人的血液样本,要十分谨慎小心,避免感染风险。为了保障家里人的安全,他独自一人居住自我隔离,孩子们已经近一个月没有见过爸爸了。他一般忙的没时间看手机,只能等他给家里打电话,或是发个视频和孩子们聊聊天。有时等交接完工作、消毒程序结束后将近晚十一点左右,张冕会做好饭隔着小区的围栏把饭递给爱人,难得却又简单说上几句就得让爱人赶紧回去休息。

爱人在前方冲锋,张冕是他的坚强后盾,在家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他安心。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张冕还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完成好学校办公室值班值守任务,平时居家办公时,就抓紧一切零散时间或是等孩子们都睡下之后,利用晚上的时间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她也积极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希望能够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同岗位 并肩奋斗

商学院企管系教师徐娜娜的爱人李强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刚刚爆发的一个晚上,李强医生刚下夜班回家,就告知家人自己主动报名了天津即将组建的医疗队,形势需要的话还会入驻海河医院。随着天津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李强医生被分配去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主要工作是对就诊的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鉴别诊治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那段时间发烧就诊的人比较多,每天穿防护服工作时间12小时,要从下午两点工作到转天早晨八点,尽管医院提供了住所,但李医生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心,仍然坚持每天全面消毒后回家,主动和爱人讲一讲接诊的情况,虽然家人都不是医学专业,但看到他每天都如数家珍的讲解病例,心里也会感到稍许的安慰,加上期间老人每隔两三天的视频或电话一级来自学校工会和天津总工会的慰问,终于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

在那段时间里,一面盼着爱人回家,一面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徐娜娜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她通过与同学们的沟通,使用腾讯会议、微信等软件并辅以大学慕课,高质量完成授课任务。每次上课之前她会把相应部分的课本扫描件和课堂PPT发到微信群方便同学们预习;每次收到同学们不懂得问题的反馈真的很高兴,徐老师也会特别高兴,因为同学们的认真钻研就是她工作成果的体现。

目前,随着疫情好转,李强医生已经结束发热门诊工作回到所在科室的正常工作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