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北京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减少在校师生爆发疫情风险,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响应方案。
(一)
人员信息日上报制度
1.上报人员类型:
本项工作要求人员全覆盖,即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
2.上报信息内容:
微信文字含:“XX 学部(院)辅导员 X 人,学生 X 人。其中现处湖北及赴湖北 X 人(其中赴武汉 X 人)。目前体温正常 X 人,发烧 X 人。发烧人员中含赴武汉 X 人、湖北其他地区 X 人。(体温≥37.3℃的学生需另填写上报《学生体温异常情况表》)。” 此外,还需按照学校规定填写上报相应表格。
3.信息上报建议流程:
各学部(院)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监控疫情→由宿舍长将同宿舍学生体温情况及时上报班长支书→班长支书上报年级辅导员或研工组组长→辅导员、研工组组长将所辖年级的信息汇总上报给本学部(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由党委副书记于每日 13 点前上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4.信息上报要求:
内容详实,实时更新,按时上报,及时沟通。
(二)
配合日报制度建立基础信息台账
各学部(院)摸排京籍学生、非京籍学生、留学生人数情况。配合日报制度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台账须按日更新近 14 日往返武汉等湖北地区的师生信息,确诊和疑似病例,及重点防控人员的健康状况、离进京时间、路线、交通工具及车次、航班信息等信息。
(三)
暂停部分学生一卡通权限
暂停“休学学生、保留学籍学生(含外培生、交换生距离回国时间 1 年以上)、双培学生(不含在本校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一卡通使用权限。确有需要者,由各学部(院)统计并报学工部或研工部核准后,方可恢复使用权限。
截至 1 月 28 日,预计暂停 790 名学生一卡通使用权限。具体情况为:休学学生 124 人、保留学籍学生(含外培生、交换生距离回国时间 1 年以上)42 人、双培学生(不含在本校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624 人。
(四)
利用大数据掌握留校学生人数
通过学生信息系统筛查湖北籍学生,重点筛选武汉家庭学生。通过门禁刷卡记录筛查留宿人员信息等。以上人员信息均与各学部(院)辅导员逐一核实。
(五)
按要求加强假期值守巡查
1.实时掌握留宿学生情况,对于假期留校学生,要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加强在校生住宿教育,杜绝接待校外人员。(建议各宿舍楼安排体温检测,如遇发烧学生立即上报,确保发烧学生及时诊治,密切接触者及时隔离观察。)
2.各学部(院)摸排在校学生情况,到学工部领取临时通行证并及时下发给学生。
3.值班教师要深入宿舍,向留宿学生和楼长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动态,解决留宿学生现实困难。做好深入宿舍联系学生的工作记录。
各部门压实责任、多措并举
(一)
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以《致留校学生一封信》等形式向留校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措施。与校医院保持密切沟通,联动学校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通过“工大学生树”官方微信,向全校学生传达疫情防控信息,引导学生杜绝恐慌心态,细心谨慎防疫。各学部(院)及时告知学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科学知识,尤其提醒留校学生注意开窗通风、出门口罩、进门洗手、生熟分开、不吃野味、避免聚集、锻炼身体、提高免疫等防疫具体方法。
(二)
加强网络舆情关注,积极疏导,正向引导
对于疫情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正确宣传,防止恐慌。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网络舆情态势。
(三)
听从学校统一安排,加强返校学生管理
开学、实习、实验、补考等一切教学科研活动按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有关规定进行。开学前,所有已离校学生不可提前返校。如有极特殊原因必须提前返校的京外学生,须向所在学部(院)申请,并报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生疫情防控组审核批准后方可入校。
以《致返校学生一封信》等形式向有极特殊原因必须提前返校的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措施。提前返校学生均须进行14天物理空间隔离(学生公寓8号楼设置集中居住健康观察点)。返校学生名单需及时通报后勤保障处和校医院。隔离期满且经校医院确认后,方可进入学校公共区域。
(四)
加强在校生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疫情结束前,各学部(院)取消各类学生大型和集体活动。确需组织的活动,严格实行申报审批制度,由主办单位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细化落实防控措施。
目前留校的学生,需持保卫部和学工部签发的临时通行证和一卡通进出校门。无证人员或体温异常人员禁止进入校园。在校生要充分加强个人防护,远离传播风险。如有发热(体温≥37.3℃)、乏力、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第一时间到校医院就诊筛查,并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或导师报告。
(五)
提供网络心理支持服务
学校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开展抗疫心理援助,成立“北工大心理援助团队”,确定“北京工业大学网络心理支持和互助平台”初期搭建工作方案,为北工大师生准备“心理口罩”,帮助全校师生判断自己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防护的有效方法,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和重要资源。
(六)
摸排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人性化援助帮扶
排摸困难学生名单和当前生活状况,一事一议,提供帮扶。
建立辅导员责任制和联系网络图
(一)建立由各学部(院)主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为责任人的辅导员和学生情况日报与辅导员日常联系学生的工作机制, 及时梳理和构建联系网络图,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辅导员能够切实联系到每一名学生,学生有需要可随时联系到责任辅导员。相关工作机制和联系网络图及时上报学工部和研工部。
(二)辅导员按照学校规定,按时上报自身和学生信息。切勿瞒报、错报、漏报信息,特殊时期请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日常报告工作,加强沟通。
(三)辅导员确保每天与每名学生联系一次,准确掌握动向。同时,关注在校生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做好每日联系学生的工作记录。
(四)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特别重视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及时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的通知和解读工作。
(五)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返校时间等待通知,计划返校或正在返校的要劝返。如京外有极特殊原因必须提前返校的,辅导员告知相关规定和审批流程。
(六)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疏解压力,克服恐慌,避免舆情。
(七)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校将暂停“休学学生、保留学籍学生(含外培生、交换生距离回国时间 1 年以上)、双培学生(不含在本校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一卡通使用权限。请辅导员向这类学生群体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一卡通权限恢复流程。
(八)及时告知学生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所采取的校园管理措施。违反规定者按违纪处分。
(九)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住宿管理规定。疫情期间, 减少外出,无特殊情况不要出校。住宿学生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出校,须向辅导员申请,得到批准后按要求做好出门登记,回校和离校需通过同一校门并做好入校登记,出门乘车或行动路线须及时报告辅导员;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出门应全程佩戴口罩。
(十)提醒学生注意规律饮食,科学作息,保持充足睡眠, 增强身体免疫力。
积极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提高重视,引导理性思考
通过微信推送定期分享疫情讯息与防疫知识,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防控工作,提高防范意识,主动了解并向身边亲友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关注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的疫情通报,理性思考,不信谣,不传谣。
(二)
加强防护,配合各方检查
鼓励师生晒出口罩自拍、分享防疫知识、秀出防疫宣言,倡导学生不要前往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加强室内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禽畜,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从正规渠道购买水鲜禽肉。要积极配合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疫情筛查措施。
(三)
科学作息,增强体质抵抗力
倡导学生在家积极开展自习和其他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返校前妥善安排学习生活,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线上教育工作。
(四)
听从指挥,提升个人价值
建议以学院为单位发起打卡活动,鼓励同学们选择一件可在室内开展的兴趣活动(书法、瑜伽、绘画等),每日早晚在微信群聊中打卡,交流活动心得。引导同学们珍惜寒假时光,充分利用寒假时间提高自我、陪伴家人,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五)
树立榜样,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群体的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起来。通过党员与普通同学“手拉手”对抗病毒,每个党员联系几名普通同学(具体比例按照学院具体情况进行安排),每日交流防疫过程中的思想情况,疏导消极心理问题。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切实提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骨干积极协助推进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六)
关注少数,凝心聚力抗击疫情
开展“一对多”辅导员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关注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健康,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