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交流
天津大学协助国采中心实施远程异地评标
发布日期:2021-11-04访问量:602
信息来源:http://www.cgpnews.cn/articles/52376

天津大学协助国采中心实施远程异地评标

本报讯记者袁瑞娟通讯员李曼报道日前,连续两场特殊的项目评审活动在京津两地顺利完成。即,以提供“移动”评标室的天津大学为“客场”,配合项目组织方“主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通过实施“远程异地”开评标,先后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台式计算机采购项目”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大数据及超算平台采购项目”的评审工作,助力京外采购人在疫情期间能顺利参加评审工作。

据了解,为助力复工复产,49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的2名采购人代表来到天津大学移动评标室,顺利参与了项目评审,通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评审交流。该项目采用安全优盘和可移动评标终端技术,在不需要两个远程评标终端操作任何系统程序、不影响原有各自局域网络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国采中心的招投标电子辅助系统与天津大学的数字招标系统进行互通互联,搭建起的评标加密通道,实现评标数据交换和同一招标项目的异地评标,实现了疫情期间的跨网络条件下从开标解密“供应商不见面”、专家评审到评审报告会签的全流程电子化。远程评标改变了京外采购人代表必须去国采中心进行现场评标的做法,极大地节约了采购人的时间成本和差旅成本,这既是国采中心创新服务采购人的尝试,也是对政府采购工作的一次政策性和技术性的探索。特殊时期实施“远程异地开评标”不仅减少了供应商、评审专家的流动,以及与疫情防控人员管控的矛盾,而且实现了评审资源的跨区域共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数字招标作为一种创新的招标投标方式,打破了交易关联方的空间地域限制,在保密状态下有效地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三方进行地域上的隔离,节省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消耗、降低了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性的风险、保障了采购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天津大学招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减轻疫情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影响,保障学校招标采购活动“不断档”、服务“不掉线”,天津大学招标办坚持疫情防控和业务开展“两手抓、两手硬”,在校外迅速搭建“移动”评标室,完成疫情防控时期数字招标项目的开评标工作。这两个“特殊”项目评审工作的顺利完成,使天津大学成为“疫情期间”天津市采购人与中央集采部门之间的“桥梁”,为最大程度地减轻疫情影响,助推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据悉,天津大学招标办自2017年成功建设全国高校首家数字招标系统以来,两年间先后实现了全国高校首个跨校区评标和跨校评标,并于201811月与国采中心测试成功完成首个跨系统评标项目。面对此次“战疫”的特殊挑战,天津大学招标办更是勇于担当,在保障学校招标采购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全力协助支持国采中心开展异地评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952期第3版
网站首页
栏目导航
会员中心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