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采购,看看代表们怎么说
■ 本报记者 杨文君
天津团
周潮洪代表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市、区两级要集中储备最急需、最重要的应急物资,并定期更换。提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保在应急时能够迅速实现物资供给。向供应商缴纳一定的采购保证金,确保企业保有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库存。充分挖掘企业生产潜力,提供政策支持,确保在应急时有关企业可迅速实现转产。
湖南团
秦玥飞代表建议:部队单位应开放采购扶贫产品渠道。
浙江团
郑坚江代表说,对交税多、就业多、产业链长、产品能引领标准、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政府采购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陕西团
史贵禄代表说,制定困难中小微企业差别化金融支持政策,优惠政策延至年底。将中小微企业产品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吉林团
华树成代表建议,逐级完善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体系。成立国家医疗物资战略储备中心,由国家统一进行物资筹措、采购及管理,同时逐级下设分中心,根据各自辖区应急需求实际做好物资的更新和轮储,确保达到动态平衡。
上海团
汤亮代表说,政府要支持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保护国产医疗器械的先发优势;加强金融支持,选择优秀医疗器械企业,根据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在科创板上市。
浙江团
陈保华代表说,对防疫所需抗病毒药物要加大研究、投入力度,构建完整防疫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中试、检测及生产线的平台,完善国家防疫抗病毒药物储备机制。巩固和完善药品国家带量采购机制,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尽快纳入国家集采药品目录。
福建团
翁国星代表建议,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可免费使用“4+7”或国家带量采购低价国产药,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及腹膜透析液应不占医院药品预算总额,合理确定进口药品自付比例;大力吸引优秀中学生报考医学院校。
广东团
王学成代表说,加大公立中医院的建设投入,增加采购各地中药道地药材的财政补贴,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袁玉宇代表说,调整优化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政策,对创新产品建立适度的保护政策。加快“医疗新基建”,补齐我国医疗产业结构短板。
(文字/杨文君)
责任编辑:LI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