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教育后勤招标采购网!
咨询热线:0551-62620513
经验交流
浅谈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校园能源管理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2-11-22访问量:582信息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分享到: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基建后勤处 许鹭


摘要: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能源消耗量急剧增长,高校能源管理工作面临着重重问题,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进行能源全过程管理。并且要通过运用能源管理系统中前端的数据分析,可将高校能源管理的传统办法逐步转型为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模式,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精确测算,以及解决日常管理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能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节能降耗

“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和顶尖学科的“冲锋号”。高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由于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能源消耗量急剧增长,高校能源管理工作面临着重重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取得实效,建设智慧型、节约型高校是创建“双一流”高校的同步发展任务和目标。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建“绿色校园”行动要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必须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运行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提高能源管理的深度和效率。

一、校园能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逐渐加大了楼宇的改造、兴建新校舍新实验大楼、启用各类新型实验设备,并且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逐步改善提高,用能需求快速增长,根据近几年学校能耗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的水电气的能源消耗在财政支出上占比不断递增,逐年上涨的数据表明校园能源浪费及不合理用能现象普遍存在。

虽然高校都进行了校园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能源监管数据库,利用数据统计和分析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但是目前校园能源监管平台没有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进行全过程、全区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并且数据仅仅作为收费的依据,没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

1.师生节能意识和行为意识不足,导致能耗损失严重。当代高校大学生多数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节约意识薄弱,对能源浪费没有直观的、切身的感受,用水用电以舒适为主,浪费十分严重。在校园内经常出现电脑关机不关电源、空调24小时开启、使用违规电器、长流水、常亮灯等现象,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这就意味着光靠节能宣传、师生自觉等不能降低能耗,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2.学校的节能监管平台等同于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错误的认为实现了对建筑的能耗监测,就等于节能,重技术技能轻管理节能,割裂了数据和管理的通道,节能监管平台的数据仅仅停留在收集阶段和初步分析阶段,没有和物业、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结合,管理决策和有效的执行成为了目前工作的短板,从而导致现场管理人员不知道管辖区域内能源使用情况,更不清楚哪儿存在浪费问题,“常流水、长明灯”现象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

3.由于对节约型校园认识的片面性,重建设轻管理,仅仅利用平台数据分析作为节能改造工程的技术支持,将资金主要用于校园电网改造和管网改造,而通过电网和管网改造只能减小线路损耗,校园内好多区域都没有安装计量表具,日常能耗没有精准的计量,从而更无法实现有效化、实时化、精准化管理。

4.缺乏系统的、有效的、针对性的能源定额目标型管理制度,节能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欠缺导致能耗制度难以落在实处。

5.目前多数高校能源管理工作人员队伍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多数不具备能源管理相关专业背景,大多数工作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计量抄表和水电费回收工作,缺乏更深层次与节能更贴近的更专业的能源分析,节能挖潜、节能监管、督查、设备维护等节能全方位管理的职业技能。而能源管理的人工成本也逐年增加,居高不下。

二、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应用分析

高校能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内容来看包括高校内部水、电、集中供暖、中央空调等的供应与管理,总量大、种类多;从范围来看涉及到办公楼宇、教学楼宇、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公寓宿舍等,校园单位大、楼宇类型多、需求多样;从设施情况来看,校园水电基础设施基本都启用多年,管道陈旧,而教学实验设备日趋先进,师生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于高校能源管理而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不仅有利于促使能源管理科学化,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降低学校能耗支出,更能够带给师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便捷。

1.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随着高校用能的多样化,各类生活教学实验设备层出不穷,难免有不合格产品,极易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校园基础设施越来越陈旧,用传统的专人巡检已经无法满足能源安全管理的需要,并人工巡检还存在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成本高等问题。

互联物联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将高校的水、电、暖等数据收集整理、统计汇编、存储保管,达到一体化管理,推进各个环节的资源整合,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实时或定时监测用能情况与设备运行状态,可以对能源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迅速做出对策,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师生用能时发生安全问题,避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巡视检查工作,解决了用能安全管理难题,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2.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节能效率

在校园能源建设、管理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物联等技术设备,对运行的各个区域、各类设备建立完善的运营平台,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实时监管学校每个层面能源的运行状况和需求量,掌握全面的数据后就能时刻了解到校园各部门、各建筑、各设备的能源需求和运行数据。当某一方面的数据参数不在常规范围内,就能迅速判断该方面的能耗出现异常,就可以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改造或优化处理,排除陈旧、老化、耗能高、跑冒滴漏的设备或管网,减少因为管理漏洞和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能源损失,提高高校能源节能率。

并且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就可以对学校二级单位或个人进行能源的情况进行实时管理,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科学的制定二级单位能源消耗目标,结合奖励惩罚政策,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节能管理效率,降低学校能耗支出,也能使校园能源更好的和学校发展相匹配,对能源使用进行合理调度分配,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可以提高校园建设水平

随着能源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管理系统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靠性强、价值高,通过对这些能源运营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以对校园能源建设、改造、规划等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校园能源管理建设要能和学校事业发展、校园建设规划相匹配,避免出现能源建设落后于教学科研生活需求,从而需要改建、重建等问题带来的重大浪费,使能源管理、能源建设更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与服务。

4.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和日常管理相结合

校园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要为日常管理工作服务,不能养在闺中无人知,大数据只有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和各楼宇的物业管理相结合,建立平台数据分析-物业落实执行的渠道,将节能管理具体落实到物业管理工作,充分打通数据统计分析——下达指令——物业执行——节能降耗的管理方式,从数据分析入手,建立物业、校内各部门管理联动链。

三、结语

随着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在逐步开展创建绿色校园的工作,校园能源管理及节能降耗工作必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高校能源管理必将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绿色校园建设相结合,对校园能源使用和节能降耗全过程的科学化、数据化管理,在保证高效能改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的前提下,节能降耗,节约支出,降低高校的成本,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辉,温建平.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节能对策.《经济师》2005年

2.李灿新.新形势下的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浅谈.《消费导刊》2008年

3.田家泉.高校“节能型”校园建设的措施及途径.《科技信息》2007年

4.刘炜坤.从高校后勤管理角度谈节约型校园建设.《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5卷第13期

5.梁立军 高松.以节约型大学建设推进后勤育人优势转化的探讨. 《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第36期

6.王少帅.高等学校节能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山东科技大学.2014年

7.王娜.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及其在节约型校园中的应用研究.吉林建筑大学.2013年

8.左强 于海军 陈浩春.高校节能监管体系综合应用及功能提升研究.《高校后勤研究》2019年07期

9.陈宏远.关于PEM物业能源管理模式的研究.《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第7期

10.刘兴民 吴涌 任宏.物业能源管理的概念和服务模式.《暖通空调》2013年第43卷第9期

11.陈小荣 彭江华 伍培 陈龙 李雅漠.合同能源管理在高校推广路径的探讨.《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年第43卷第6期

12.高阳,王大伟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科技视界,2016,(6).

13.左强,于海军,陈浩春高校节能监管体系综合应用及功能提升研究 高校后勤研究,2019,(7).

14.魏亮,夏广辉,贾磊浅谈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